結束了不那麼順利的一天,你用盡所有的力氣,保持著客氣有禮的微笑。乘坐捷運回到家中,正準備卸下一整天的疲勞,突然間,家人父母詢問早上LINE你幫忙帶回家的牛奶買了沒?轟的一聲,你感覺所有的隱忍和委屈,在那一瞬間爆發了。
上述的情況,或多或少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。
怎麼會這樣呢?有時候,你不禁問自己。偶爾也會在看到父母受傷的眼神之後自責,畢竟一整天的不順利,並不是父母帶給自己的,但自己卻把氣一股腦的,往他們身上發洩了。
而發洩過脾氣襲來的,通常也並不是痛快,往往是悔恨交雜著些許無奈。除了會因為他們讀不懂你的辛苦,感到有點生氣之外,更是因為你心裡清楚的知道,這件事情,下一次還是有可能會再發生。
我們經常都把憤怒留給身邊親近的人,而有禮客氣的善意,往往被分配給了陌生人。
心理學的交換理論中提到最小興趣原則,在關係中較不在意的一方,卻反而擁有更多的權力。也就是常被人訴說的,被偏愛的人有恃無恐的概念。這個狀態,往往讓我們將如刺蝟般地刺留給重要他人,卻將最溫柔的善意,拱手送給你生命中的過客。
嘿,我們偶爾都有這樣不經意傷害到重要他人的時刻,但也不須過多的苛責自己,畢竟生活中種種的不如意,也很難讓我們一直保持如晴天般的好心情。只要意識到這樣行為的不妥之處,並努力提醒自己記得調整,就已經是很棒的嘗試了!
保持不對重要他人傾倒自己的情緒垃圾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在練習自己消化情緒產生的廢氣煙霧的同時,先晚安吧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