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憂鬱症來臨時
- 官網小編
- 2020年9月21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「也許,一切只是我『想太多』了吧!」
生活中突然湧上的負面情緒,人們一般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,卻可能在就醫後,被告知自己是憂鬱症。
親愛的,如果發生這種狀況,也不必慌張,我們可以先試著和「它」共處。
目前臺灣對「憂鬱症」普遍的治療方法為: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。
1. 藥物治療:
目前各醫院身心科(或者精神科)多給予抗憂鬱劑,提升血清素、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等等與情緒相關之神經傳導相關物質,詳細用藥處方由專業醫師判斷。
2. 心理治療:
由各醫院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負責,亦可自行求診心理諮商診所,心理師會依據個案的狀況,使用不一樣的理論分析與治療方法。能符合你期待,並讓你舒適的學習與情緒相處的心理師,就是適合你的。
在治療期間以外,如有狀況發生該怎麼辦呢?
眼淚需要出口,釋放負面情緒更不是罪過。
當想哭、痛苦、覺得內心疲倦時,就找個有安全感又能獨處的地方,好好地哭一場吧。若找不到可以釋放情緒的地方,也可以吃一點喜愛的食物,給自己一點正面的犒賞,應對負面情緒的來襲。
若你是陪伴者,可以按照你的計劃行動,但請以患者的想法為主。
傾聽很好,默默陪伴也不錯,只要讓他知道「我在,你不孤單。」
對於「它」的到來,也許還有些不知所措,與它相處仍有很多事情要摸索。
好好儲備體力,先晚安吧。

Comentarios